欢迎访问《人工晶体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分享到:

人工晶体学报 ›› 2016, Vol. 45 ›› Issue (12): 2812-2819.

• • 上一篇    下一篇

非对称电极和绒面结构对晶硅电池暗I~V特性的影响

陆晓东;宋扬;赵洋;王泽来;张金晶   

  1. 渤海大学新能源学院,锦州,121000
  • 出版日期:2016-12-15 发布日期:2021-01-20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4020);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2012401)

Effect of Asymmetrical Electrode and Texture Structure on the Dark I-V Characteristics of Crystalline Silicon Cell

LU Xiao-dong;SONG Yang;ZHAO Yang;WANG Ze-lai;ZHANG Jin-jing   

  • Online:2016-12-15 Published:2021-01-20

摘要: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的方法,通过改变栅线电极和衬底掺杂浓度,研究了织构结构和非对称电极对晶硅电池暗I~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掺杂浓度决定了织构结构晶硅电池的pn结性质,并对其暗I~V特性曲线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栅线电极覆盖绒面金字塔比率相同时,晶硅电池的暗I~V特性曲线将出现相同的分区特性,且理想因子随绒面金字塔的增加而微幅增加;栅线电极与电池底面电极构成二极管的理想因子,随金字塔周期数增加而增大,是决定晶硅电池暗I~V特性曲线性质的关键因素;当衬底掺杂浓度大于等于1×1017时,暗I~V特性曲线可分成三个变化区域;当衬底掺杂浓度小于1×1017时,暗I~V特性曲线可分成四个变化区域;同一偏压下,衬底掺杂浓度越高,暗电流越小.此外,利用pn结处于不同偏压下的总电流密度分布,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形成的物理机制.

关键词: 晶硅电池;暗I~V特性曲线;理想因子;总电流密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