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杰, 丁紫阳, 王晓燕, 李连荣, 孙为云, 焦璨, 宋月鹏. 腐蚀法制备SiC量子点粒径调控及尺寸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24, 53(4): 684-691. |
[2] |
张海峰, 王彬, 程彩萍, 伊思静. 第一性原理研究Ag掺杂及缺陷共存对ZnO光催化性质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21, 50(11): 2027-2035. |
[3] |
张惠惠, 寇慧芝, 汪海波. 非水溶剂中纳米结构SrTiO3薄膜电极平带电位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21, 50(6): 1070-1075. |
[4] |
庄文昌, 张洁, 李钦堂, 朱文友, 贾志泰. 氧化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电探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20, 49(12): 2376-2382. |
[5] |
张海峰;李鹏;卢士香;徐文国. Cu/Ag单掺及Cu-Ag共掺对ZnO光催化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20, 49(6): 1112-1120. |
[6] |
陈子玉;刘琳;李翰林;潘勤鹤;杨玮婷;任国建;韩秀萍;牛成. 纳米介孔ZnO@SiO2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耐酸性能[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7): 1377-1381. |
[7] |
任千尚;唐瑾晖;黄伟;任慧志;魏长春;王广才;许盛之;赵颖;张晓丹. 平面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吸收增强的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6): 1089-1095. |
[8] |
孙武;汤政涛;于少明. 氨配合法控制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锌[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6): 1171-1176. |
[9] |
刘新芳;朱聪旭;李济垚;冯铭华;法文君;郑直. 高温变色粉末的制备及其在钧瓷釉料中的应用[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6): 1261-1265. |
[10] |
弓中强;崔彩娥;黄平;王磊;田跃;时秋峰. 单一基质Na2Ca3Si2O8∶Tb3+,Eu3+荧光粉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的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5): 917-923. |
[11] |
朱玉婷;赵晓琳;解玲丽;梁伟;康利涛. 腐植酸钾一步炭化活化制备孔径可调的活性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5): 934-941. |
[12] |
王玉玲;吴振雷;曹丰慧;何巍巍;徐权;张锐. PT含量对压电单晶声子晶体SH波传输特性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5): 978-982. |
[13] |
卢江芮;李坦;刘建新;樊彩梅;李双志. 晶面可控氯氧铋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5): 990-995. |
[14] |
李玥;孟静静;邵浦华;杨智雄;高风仙. 三维In2S3/Ag/TiO2纳米网对9-蒽羧酸的光催化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5): 1043-1048. |
[15] |
韩飞;李尚升;朱丽飞;聂媛;于昆鹏;王健康;宿太超;胡美华;肖宏宇. 激光拉曼光谱法在金刚石研究中的应用[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5): 1060-1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