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丽丽, 王培, 刘彦彬, 赵惠娟. 超级电容器用生物质衍生碳材料研究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24, 53(8): 1302-1312. |
[2] |
赵炎, 蒋小康, 高峰, 尹红梅, 周恒为. Dy3+掺杂Gd2MgTiO6白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23, 52(11): 2050-2056. |
[3] |
敖刚, 李冬东, 朱倩钰, 刘昊橙, 李昊澄, 史毅, 罗庆亮, 杨庆. 射频等离子制备石墨烯负载Co3O4催化剂及其析氧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8): 1406-1412. |
[4] |
方莉俐, 李靖华, 刘韩. 金刚石微粉低温化学镀镍品质影响因素[J].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8): 1459-1465. |
[5] |
黄强, 孙兵, 徐文莉, 丛野, 陈永婷, 朱辉, 李轩科, 张琴. 铁基氮化物在储能及电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2): 344-359. |
[6] |
张王曦月, 周琦, 周恒为, 蒋小康. 近紫外激发Gd2ZnTiO6∶Eu3+,Li+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能[J]. 人工晶体学报, 2021, 50(12): 2269-2275. |
[7] |
牛丽丽, 王培, 张丽, 刘彦彬, 付凤艳. Ti3C2Tx MXene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21, 50(11): 2183-2191. |
[8] |
顾洋, 王朕, 李雪, 肖杰, 曾晓苑. 碳纳米管负载RuO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Li-CO2电池性能[J]. 人工晶体学报, 2021, 50(3): 542-547. |
[9] |
吴旭;唐晓宁. 硫/碳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J]. 人工晶体学报, 2020, 49(9): 1752-1763. |
[10] |
张英杰;王朕;吴刚;董鹏;曾晓苑;李雪. 基于生物质衍生自支撑阴极的锂二氧化碳电池[J]. 人工晶体学报, 2020, 49(4): 646-650. |
[11] |
刘文文;朱鹏程;向康宁;黄杰;姚丹. α-Ni(OH)2三维花状纳米结构构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9, 48(7): 1320-1325. |
[12] |
刘奋照. 片状 β-氢氧化镍的合成及表征[J]. 人工晶体学报, 2019, 48(2): 359-364. |
[13] |
姜华伟;刘亚飞;陈彦彬;岳鹏;朱素冰.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10): 2205-2211. |
[14] |
易震;李玲芳;范长岭;张翔. 生物质衍生硬炭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J]. 人工晶体学报, 2018, 47(8): 1728-1734. |
[15] |
肖东丽;周康;童君. 铜锌锡硫正极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7, 46(11): 2143-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