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人工晶体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15
  • 信息动态
    2018, 47(11):  1. 
    摘要 ( 2 )   PDF (7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g3PO4/Ti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黄凤萍;周鑫敏;崔梦丽;辛萌;刘博学;丁力
    2018, 47(11):  2235-2241. 
    摘要 ( 4 )   PDF (1281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稳定性,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具有高催化性能的Ag3PO4/TiO2复合催化剂,采用XRD、SEM、EDS、XPS、TEM等仪器对其表面微观形貌和形态大小、表面元素组成、物相结构等进行表征,并研究了TiO2的比表面积和Ag3PO4颗粒尺寸大小对Ag3PO4/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亚甲基蓝(MB)和苯酚为目标降解物来考察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h后Ag3PO4、TiO2、Ag3PO4/TiO2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25;、42;、92;;复合光催化剂Ag3PO4/TiO2经过5次光催化降解实验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可达78;.
    双配体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荧光与化感调控性能研究
    姜敏;庞海霞;刘阳;王串串;魏碧卓;张露
    2018, 47(11):  2242-2247. 
    摘要 ( 6 )   PDF (753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对氨基苯甲酸、邻菲罗啉和与Zn(Ⅱ)通过溶剂扩散法得到配合物[Zn(C7H6O2N)(C12H8N2)Cl]浅黄色颗粒状晶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目标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探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结构中丰富的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三维无限网络结构.生长调节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对水稻种子的萌发生长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表现出低浓度下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整体态势.
    球磨增强液相剥离法制备h-BN纳米片的工艺研究
    武黎明;武杨;张振忠;赵芳霞
    2018, 47(11):  2248-2254. 
    摘要 ( 7 )   PDF (216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异丙醇溶液中高质量、高产率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片的制备工艺开发问题,本文在研究h-BN粉在异丙醇(IPA)溶液中分散工艺及其悬浮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球磨与超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剥离工艺,系统研究超声时间、功率、h-BN浓度及球磨时间对h-BN剥离效果的影响.采用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h-BN球磨粉体和所制备的h-BN纳米片进行了表征,并用吸光度表征了h-BN剥离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异丙醇溶液中加入5wt;的油酸(OA)可以提升h-BN粉的悬浮稳定性,从而提升剥离效果和效率;在液相超声剥离时,提高粉体浓度,纳米片层数提高;提高超声功率,可获得少层h-BN纳米片,但纳米片均匀性下降且制备效率较低.将h-BN粉与异丙醇溶液在300r/min转速下球磨10 h后,以0.25 mg/mL的BN/IPA溶液在350 W功率下超声20h,剥离出的h-BN纳米片为10层以下,层间距为0.33 nm,同时使剥离产率提高6.4倍.
    三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3D-LDHs)的制备及应用概述
    章萍;曾宪哲;马若男;朱衷榜
    2018, 47(11):  2255-2259. 
    摘要 ( 6 )   PDF (1175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简称3D-LDHs,是在制备普通二维层状金属氢氧化物(2D-LDHs)的过程中,改变反应条件得到的三维结构产物.它的组成单元与二维产物相同为完整LDHs纳米片,基本保留了LDHs具有的碱性、阴离子可交换性和记忆效应等特点,同时又因三维结构获得了更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以及形成复合材料的能力,在吸附、催化和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性能得以增强.本文概述了3D-LDHs的组成结构、主要制备方法及产物形貌,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SiC晶体生长中气相组分输运特性
    李源;石爱红;孙彩华;马生元
    2018, 47(11):  2260-2264. 
    摘要 ( 66 )   PDF (1163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物理气相传输(PVT)法生长碳化硅(SiC)晶体,建立了一个二维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SiC生长腔内气相组分输运特性,该模型考虑了氩气与气相组分之间的流动耦合,Stefan流和浮力影响.研究表明: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自然对流对气相组分的输运过程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而当压力增高时,自然对流强度显著增大,不可忽略.其次,随着生长温度升高对流的作用增强,生长腔内输运过程由扩散向对流转变,最终对流主导组分的输运过程.随着压力升高对流作用减弱,扩散为气相组分主要输运方式.
    钛源对CaTiO3枝晶结构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包启富;董伟霞;周健儿;顾幸勇;沈慧娟
    2018, 47(11):  2265-2269. 
    摘要 ( 4 )   PDF (729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改变不同钛源,在无模板或表面活性剂条件下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CaTiO3枝晶结构.样品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度计测试样品的光吸收.研究不同钛源种类对CaTiO3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光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钛源为钛酸丁酯所制备的CaTiO3样品呈现发育良好的枝晶结构,其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最高.这主要是由于样品的结晶度高、枝晶结构使其具有低的反射率,因此样品呈现出较高的光降解率.
    旋涂法制备掺杂BiOX薄膜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余海丽;张卜生;谷龙艳;李磊;雷岩;郑直
    2018, 47(11):  2270-2276. 
    摘要 ( 5 )   PDF (1363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旋涂的方法在基底材料表面原位生长BiOX(X=C1、Br、I)薄膜材料.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旋涂法制备的BiOX薄膜是纯净的,无其他杂质,均匀性好.通过对BiOX薄膜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和瞬态表面光电压技术(TPV)进行了研究,发现卤素掺杂的BiOBr0.48I05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其结果表明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可能是BiOBr0.48I0.52薄膜在光照下可以产生更强的光生载流子并具有更长的光生载流子寿命.
    多级结构SiC纤维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刘盼;吕东风;呼世磊;卜景龙;魏恒勇;崔燚;陈越军
    2018, 47(11):  2277-2282. 
    摘要 ( 5 )   PDF (1282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于中空和表面多级结构有助于提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储能性能,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以PVP为助纺剂,运用静电纺丝结合碳热还原技术制备出中空SiC纤维,并采用渗硅技术在SiC纤维表面构筑出球形纳米颗粒的多级结构.研究表明,采用静电纺丝结合碳热还原可以得到具有中空结构、连续性好且结晶程度较高的β-SiC纤维,其比电容为22 F/g.采用渗硅工艺可在β-SiC纤维表面生长球形颗粒多级结构,提升其电化学性能,使其具有较大比电容,为54 F/g.
    硫源和六元瓜环对硫化镉性质的影响
    熊霞;赵安婷;王羽;龙彤彤;万航
    2018, 47(11):  2283-2287. 
    摘要 ( 5 )   PDF (739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硫代硫酸钠和硫脲为硫源,氯化镉为镉源,六元瓜环(Q[6])为修饰剂,采用水热法制备Q[6]/CdS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考察Q[6]和硫源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源对产物形貌和结构都有影响,Q[6]对硫化镉光催化性能有增强作用,15 mg Q[6]/CdS能使50 mL,6 mg/L的次甲基蓝溶液反应200 min时的降解率达到93.0;以上.
    纳米锰铈/γ-Al2O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研究
    陈晨;赵健东;程婷;张晓
    2018, 47(11):  2288-2294. 
    摘要 ( 6 )   PDF (857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备纳米级锰铈/复合γ-A12O3催化剂,对催化材料的矿物相、微观形貌与成分、官能团组成等分析鉴定,将其应用到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中,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n和Ce元素被负载在γ-Al2O3载体材料上;负载层以纳米级颗粒团聚体组成;该材料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催化湿式氧化对抗生素废水的去除效果大幅度增加,随着催化剂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提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湿式氧化对抗生素废水的TOC与COD去除率逐渐提高,且催化湿式氧化去除效果均远远高于湿式氧化,190℃反应2h的TOC与COD去除率均提升了近50;.湿式氧化与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催化湿式氧化可大幅度提高反应的速率常数.
    TiO2对黄磷炉渣-滇池底泥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
    赵丹;黄小凤;胡建红;马丽萍;刘秀状;尚志标;范莹莹;杨翠莲
    2018, 47(11):  2295-2299. 
    摘要 ( 7 )   PDF (78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自然冷却黄磷炉渣和滇池底泥为原料协同制备微晶玻璃.借助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晶核剂TiO2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2添加量的增加,基础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逐渐增加,析晶效果逐渐变差;TiO2的添加不改变微晶玻璃的晶相类型,其晶相均为镁黄长石(Ca2MgSi2O7)和钙黄长石(Ca2Al2SiO7);原料本身含有的TiO2就能促进黄磷炉渣-滇池底泥基础玻璃整体析晶,析晶活化能最小且性能最优.
    溶液蒸发法左旋葡聚糖单晶生长的研究
    李志鹏;丁瑞;周恒为;鹿桂花;黄以能
    2018, 47(11):  2300-2304. 
    摘要 ( 4 )   PDF (734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平衡法测量左旋葡聚糖(LG)在四氢呋喃溶剂中的溶解度,以溶液蒸发法在四氢呋喃溶剂中首次生长出LG单晶,并对其生长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在303 K以下温区,左旋葡聚糖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具有较小的温度系数,适用于溶液蒸发法生长单晶;(2)生长出尺寸为0.85 cm×0.35 cm×0.4cm单晶,晶体结构为正交晶系;(3)通过金相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LG单品质量较好.
    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研究
    李强;刘福立;尚超;师长伟
    2018, 47(11):  2305-2310. 
    摘要 ( 13 )   PDF (777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晶动力学能够揭示结晶过程本质,通过测定溶液中Ca2浓度来确定硫酸钙晶须的转化率,从而确定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参数,得到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式:X=1/{1+e6^[-10.01977t(0.0956-c)+1.1188]},(0≤t≤6.0).研究了影响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因素降温速率和陈化时间,利用SEM对制备的硫酸钙晶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自然冷却条件下,陈化时间6h,制备出的硫酸钙晶须结晶发育完整,晶须平均长径比达到150,平均直径为2.1 μm.
    烧结助剂对硼酸镁晶须晶体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
    刘恩东;陈善华;罗青松
    2018, 47(11):  2311-2315. 
    摘要 ( 6 )   PDF (816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以硼酸和碱式碳酸镁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硼酸镁晶须,通过热分析(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不同烧结助剂对硼酸镁晶须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孔隙率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未添加烧结助剂时,孔隙率为62.57;,抗压强度为10.32 MPa,晶须直径为0.2~0.6 μm,长度为3~5 μm.添加烧结助剂会降低硼酸镁晶须的孔隙率并提高其抗压强度.当烧结助剂为MgF2时,孔隙率为51.77;,抗压强度为14.51 MPa;当烧结助剂为Na4P2O7时,孔隙率为43.79;,抗压强度为21.09 MPa.
    MOCVD外延生长原位光致发光谱测量方法
    杨超普;方文卿;杨岚;刘彦峰;李春;阳帆;韩茜;张美丽
    2018, 47(11):  2316-2321. 
    摘要 ( 13 )   PDF (1254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MOCVD外延生长过程中的PL谱原位测量.利用经过特殊改造的M680红外测温石英光学探针、分支石英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光谱仪、OD值为6的单波陷波滤光片,在THOMAS SWAN CCS型MOCVD反应室上实现了Si(111)衬底GaN基InGaN/GaN MQW外延生长过程原位PL谱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原位PL谱测量系统,能够实现激发光的导人、PL谱信号的收集、反射激光及杂散光的过滤;当温度降低至600℃以下时,MOCVD反应室内红外辐射对PL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该原位PL谱测量方法可推广至Al2O3衬底外延生长.该研究可为MOCVD原位PL谱测量设备开发提供参考.
    铁磁态Co基层状氧化物Ca2Co2O5电子状态的研究
    张飞鹏;杜玲枝;李辉;王朝勇;祁林;张坤书;田中敏;张久兴;郝五零
    2018, 47(11):  2322-2328. 
    摘要 ( 5 )   PDF (1273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了低自旋状态Co基典型层状氧化物Ca2Co2O5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层状Co基氧化物Ca2Co2O5呈金属型能带结构,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能带中含有5个子能带,其中费米能附近的能带数量较多,呈较宽的带状分布.自旋向上的电子形成半导体型能带,带隙宽度为0.37 eV,自旋向下的电子形成金属型能带.系统内部的电子对态密度贡献程度依s,p,d依次增大.Ca的电子形成的态密度对费米能附近的值贡献非常小,Co的d态电子对两层态密度贡献较大,其对系统电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且系统Co-O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Ca-Co-O层中的各态电子对态密度的贡献大于Co-O层中的各态电子对态密度的贡献.
    烧结温度对Cao.9(NaCe)0.05Bi2Nb2O9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张飞洋;闫锋;郇正利;杨声帅;张楠;赵晨
    2018, 47(11):  2329-2333. 
    摘要 ( 5 )   PDF (734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0.9(NaCe)0.05Bi2 Nb2 O9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采用XRD、SEM、EDS及相关电学性能测试系统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断面形貌、元素组成以及介电、压电、铁电等性能,探究不同烧结温度对于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150℃时,样品的晶体结构单一均匀,呈现片层状结构,致密性较好,压电常数高达17 pC/N,介电损耗仅为0.42;,居里温度为908℃,并且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说明固相反应法制备的Ca0.9(NaCe)0.05Bi2Nb2O9压电陶瓷最佳烧结温度为1150℃.
    高温高压氮掺杂金刚石的光致发光研究
    王凯悦;张文晋;张宇飞;丁森川;常森;王慧军
    2018, 47(11):  2334-2337. 
    摘要 ( 13 )   PDF (1105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表征了高温高压法合成的氮掺杂金刚石,并分析了该晶体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金刚石晶体内部含氮量比晶体表面高,且由于氮原子尺寸较大,使得晶体内部应力较高,晶化程度弱化;另外,氮掺杂金刚石的光致发光主要以氮-空位(NV)复合缺陷为主;氮含量高的区域,NV缺陷发光增强,且NV-/NV0强度比也增强.这是因为氮作为施主原子,有利于负电荷缺陷即NV-中心的形成;同时氮含量升高,也会使得费米能级向NV-中心的基态靠近,这也造成了NV-/NV0强度比随氮含量增加而增强.
    水解法制备SiO2包裹γ-Ce2S3色料及其耐酸性研究
    王竹梅;贺琰;宋福生;李月明;沈宗洋;左建林
    2018, 47(11):  2338-2343. 
    摘要 ( 10 )   PDF (166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市售大红色料γ-Ce2S3为原料,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水解法制备了SiO2包裹γ-Ce2S3色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FE-SEM)、能谱仪(ED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色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TEOS/H2O质量比为1∶20、Ce/Si摩尔比为3∶1、水解温度为45℃、水解用纯水滴加速率为0.3 mL/min的条件下,可获得均匀致密的无定型二氧化硅(SiO2·xH2O)包裹层,其厚度为100 nm左右,包裹色料仍保持鲜艳的红色,其色度L*、a*和b*值分别为26.82、35.53和29.60;该条件下所得包裹色料的耐酸性最佳,未包裹色料浸泡于1 mol/L的盐酸中半分钟之内已失去红色,而该色料浸泡2h其呈色仍没有明显变化.
    共沉淀法制备Y3PO7∶Tb3+荧光材料及其性能
    李娟;黄一男;李蓝苹;李慧玲;陈雪羽;杨锦瑜
    2018, 47(11):  2344-2349. 
    摘要 ( 13 )   PDF (1708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b3+掺杂Y3 PO7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FL)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合成体系pH及pH调节剂种类对合成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体系的pH和pH调节剂种类直接影响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利用Na2CO3调节溶液pH为6.7可制得样品结晶度较高和荧光性能较好的单斜晶系Y3PO7∶Tb3+晶体,所制备的Y3 PO7∶Tb3样品可被255 nm的紫外光有效激发而发射出强烈的Tb3+特征的绿色光.
    一种异极矿仿制品—钠硅灰石微晶玻璃的研究
    刘俊伯;阮青锋;李夏云;童静芳
    2018, 47(11):  2350-2355. 
    摘要 ( 7 )   PDF (175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仪器设备,对异极矿仿制品的物理光学特征、内部结构、物相组成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品为块状钠硅灰石微晶玻璃,浅绿蓝色到蓝色,可见白色点状物和表面孔洞,玻璃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斑状结构,内部可见针状、柱状晶体以及扫帚状晶体集合体,折射率1.51,比重2.49.在物理光学参数和内部结构方面与异极矿都有一定的差异.钠硅灰石微晶玻璃的原始材料属于Na2O-CaO-SiO2成分体系或Na2O-CaO(MgO)-SiO2成分体系,并含有少量的Al2O3和CuO,采用烧结法制备而成,其浅绿蓝色到蓝色的色调是Ca2和Fe3+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玻璃料对铜基金属结合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谢育波;侯永改;李文凤;宋英桃;苏凯
    2018, 47(11):  2356-2360. 
    摘要 ( 9 )   PDF (1177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粉末冶金法向铜基金属结合剂中引入玻璃料,结合材料电子万能试验机、洛氏硬度仪、SEM等检测方法,研究了玻璃料加入对铜基金属结合剂及金刚石磨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料含量的增加,铜基结合剂的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呈下降的趋势,其硬度呈逐渐上升趋势,硬脆相的引入提高了铜基金属结合剂的自锐性;玻璃相和金属相之间结合紧密,两相之间化学元素在界面处发生相互扩散;玻璃料的加入使结合剂对磨料的包裹更加紧密,大大提高了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有利于增加金刚石磨具寿命及加工效率.
    氨基功能化磁性CoFe2O4/氧化石墨烯去除电镀废水中Cr(Ⅵ)的研究
    常会;范文娟
    2018, 47(11):  2361-2369. 
    摘要 ( 4 )   PDF (1422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磁性CoFe2O4/氧化石墨烯(MGO),再使用三乙烯四胺(TETA)对磁性CoFe2O4/氧化石墨烯进行氨基功能化,制备出氨基功能化磁性CoFe2O4/氧化石墨烯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TETA-MGO的物相、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以TETA-MGO作为吸附剂去除电镀废水中Cr(Ⅵ),探讨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分析TETA-MGO在外加磁场下的液固分离和再生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级立方尖晶石相磁性CoFe2O4均匀生长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和片层之间,TETA通过C-N键与磁性氧化石墨烯(MGO)相连,氨基功能化成功,活性吸附位点增点.室温下,pH =2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1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约为48.66 mg·g-1,TETA-MGO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可分别使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吸附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吸附控制的单分子层吸附,使用外加磁场可以对TETA-MGO实现简单的固液分离,TETA-MGO经过6次再生吸附后,对Cr(Ⅵ)的吸附量仅下降19.67;,说明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吸附能力.
    化学镀法制备陶瓷-金属复合结合剂的工艺研究
    宋英桃;侯永改;谢育波;苏凯
    2018, 47(11):  2370-2374. 
    摘要 ( 4 )   PDF (720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化学镀镍包覆陶瓷结合剂粉体的方法制备陶瓷-金属复合结合剂.确定了制备陶瓷-金属复合结合剂的镀液成分及镀覆温度等工艺参数;并用强度测试仪、EDS、SEM等仪器,对其强度等性能以及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镀液温度为60℃,硫酸镍含量为35 g/L,次磷酸钠浓度达到25 g/L时,结合剂增重率最大,增重30;.烧结后结合剂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也最大,分别比未镀覆的陶瓷结合剂提高76.57;和58.43;;通过形貌观察,发现陶瓷-金属复合结合剂中陶瓷相与金属相的润湿性和结合力良好,镀层金属沿陶瓷晶界均匀分布,陶瓷相和金属相在陶瓷复合结合剂中构成三维网络结构,相互镶嵌交错.
    pH值对Mg2(OH)2CO3·3H2O晶须生长机制的影响
    吴健松
    2018, 47(11):  2375-2378. 
    摘要 ( 4 )   PDF (1095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pH值对Mg2 (OH) 2CO3·3H2O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发现在较低的pH值下Mg2(OH)2CO3·3H2O易于形成空心管状的晶须,而在较高的pH值下则易形成层板状的晶须.结合拉曼光谱,利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分析了管状Mg2 (OH) 2CO3·3H2O晶须生长过程.
    基于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制作指示牌标识的研究
    张佳音;石雅南;王启宇;张治国
    2018, 47(11):  2379-2383. 
    摘要 ( 4 )   PDF (2088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热解法制备NaYF4∶ Yb,Er纳米粒子,并通过TEM和XRD对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NaYF4:Yb,Er是β相纳米粒子,形态均一,尺寸约24 nm.并对Er3+典型的绿色上转换荧光的产生机制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搭建指示牌标识成像系统,基于制备的NaYF4∶Yb,Er纳米粒子作为荧光标记材料,利用Er3+的2H11/2/4S3/2-4I15/2跃迁产生绿色上转换荧光对指示牌标识进行成像,得到了高对比度的荧光成像.
    多层状碱式碳酸锌微晶的制备及其脱除Cu2+性能研究
    徐泽忠;曹显志;杨智慧;韩成良
    2018, 47(11):  2384-2388. 
    摘要 ( 14 )   PDF (1167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壳聚糖(CS)为生物模板,采用低温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多层状碱式碳酸锌(ZCHO)微晶.采用XRD、SEM和TG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态和热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个ZCHO微晶颗粒均是由许多ZCHO纳米片构成的.添加适量的CS对形成多层状ZCHO微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热重分析结果表明,CS辅助得到的碳酸锌微晶热稳定性较高.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在室温下,多层状ZCHO微晶能有效脱除水体中的Cu2,去除量与浓度关系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后讨论了多层状ZCHO微晶大容量去除Cu2+的可能机理.
    超声辅助介孔纳米TiO2光催化剂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杨在志;傅小明;许新宇;朱良怀;周炎;张臻
    2018, 47(11):  2389-2392. 
    摘要 ( 22 )   PDF (690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在高能超声的辅助作用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Vis)等对光催剂进行检测与表征.结果表明:高能超声的空化作用细化了纳米TiO2的显微结构,形成了分散有序的介孔结构.当超声频率为45 kHz时,纳米TiO2的晶粒尺寸约为12 nm,介孔孔道尺寸为10 nm,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降解率为92;.
    拟薄水铝石胶溶过程研究
    张欣;陈建章;唐安山;谢文
    2018, 47(11):  2393-2397. 
    摘要 ( 15 )   PDF (1185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硝酸为胶溶剂胶溶拟薄水铝石,测定不同H+/Al3+下拟薄水铝石的胶溶指数和γ-AlOOH溶胶的粒径、Zeta电位与pH,对拟薄水铝石胶溶前后进行XRD、IR分析和SEM观察,探讨拟薄水铝石的胶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l3+增大,拟薄水铝石的胶溶呈现四个阶段,即拟薄水铝石颗粒肢解阶段、溶胶形成阶段、溶胶稳定阶段和溶胶开始失稳阶段;胶溶前后拟薄水铝石的微晶结构未发生改变,但粒子尺寸显著变小;由于层间水的存在导致拟薄水铝石晶胞堆垛层错,晶格畸变,在H+的静电斥力作用下拟薄水铝石颗粒被肢解而胶溶.
    采用无氟MOD法在织构金属基带上生长YBCO超导薄膜的研究
    权雪玲;储静远;赵跃
    2018, 47(11):  2398-2402. 
    摘要 ( 16 )   PDF (1158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高的使用温度,优良的载流能力以及强的电机械性能,潜在的价格优势,基于YBCO超导薄膜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电力系统和磁体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无氟金属有机盐沉积技术具备设备成本低、晶体生长速率快、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了研究制备YBCO超导薄膜技术路线的热点.本文采用FF-MOD技术在CeO2/IBAD-MgO/Y2O3/ Al2O3/Hastelloy C276金属基带上制备200 nm厚的YBCO薄膜,并系统地研究了高温成相过程中BaCO3、YBCO以及YBCO分解相的显微结构及其对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的YBCO相晶体呈随机取向,在热处理的过程中逐渐再结晶成为具有双轴织构的YBCO,这与单晶结果相一致.另外,影响YBCO外延形核和生长的关键是控制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中的氧分压,抑制BaCO3形成,避免YBCO部分分解.
    6.0GPa下NaAlSi2O6翡翠的合成与表征
    王方标;王丽娟;周振翔;左桂红;黄海亮;郑友进
    2018, 47(11):  2403-2407. 
    摘要 ( 18 )   PDF (1613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模拟天然翡翠的形成机理,对高温高压技术和玻璃料制取工艺的优化,以Na2SiO3·9H2O和Al2(SiO3)3为原料并添加少量致色剂CrO3,在超高压6.0 GPa下实现玻璃料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通过XRD、FTIR和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6.0 GPa、1530℃条件下合成样品呈现翠绿色,质地温润,具有较高的润度和透明度;样品主要成分为NaAlSi2 O6,结晶度较高,分子结构为硅氧四面体结构,晶粒细密,致密有序;合成翡翠的硬度和密度等常规宝玉石参数也与天然翡翠接近,我们的研究对于探究翡翠在超高压下形成提供了数据参考.
    F-掺杂TiO2制备及光降解甲基橙性能研究
    张理元;涂秋梅;由耀辉;尤佳;刘义武;阮尚全
    2018, 47(11):  2408-2416. 
    摘要 ( 10 )   PDF (977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氟化铵为掺杂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掺杂二氧化钛(F/TiO2),通过甲基橙降解实验研究了掺杂量和外部加入氟化钠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氟离子掺杂会影响TiO2的结晶程度、晶粒尺寸、形貌和光吸收带边,热处理过程F几乎没有损失;550℃煅烧和350 W金卤灯照射75min,10; F/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91.12;,未掺杂样品在相同条件下降解率只有45.6;;在甲基橙溶液中事先加入氟化钠,能加快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在相同条件下照射60 min,10; F/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96.46;,未掺杂二氧化钛在相同条件下降解率为59.40;.550℃煅烧时,F掺杂使得二氧化钛的光吸收带边发生一定的蓝移.
    具有黄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层状钙钛矿材料的合成
    林珠妹;傅平
    2018, 47(11):  2417-2421. 
    摘要 ( 8 )   PDF (70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C6H10(NH2)3]2Pb2Brs(H2O)(1).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存在两种不同的Pb原子,一种Pb原子与六个Br原子相连形成了典型的八面体,一种Pb原子与五个Br原子及一个配位水分子形成了扭曲的八面体,两种八面体通过共顶点Br相连接形式了无机阴离子层.有机胺阳离子分布在层与层之间,该化合物具有典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层状钙钛矿结构,表现出特征的二维量子限域效应,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其发射峰位于566 nm,表现出很强的宽光谱黄光发射,量子产率为1.2;.研究发现该发光来源于八面体结构扭曲引起的激子自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