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工晶体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分享到:

人工晶体学报 ›› 2014, Vol. 43 ›› Issue (6): 1408-1413.

•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有机物模板作用下Bi2S3的制备与表征

吴雪梅;马海红;周正发;任凤梅;徐卫兵;孙海燕   

  1. 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230009
  • 出版日期:2014-06-15 发布日期:2021-01-20
  • 基金资助:
    合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项目(2011HGQC1006)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2S3 Microcrystals with Different Templates of Organic Compounds

WU Xue-mei;MA Hai-hong;ZHOU Zheng-fa;REN Feng-mei;XU Wei-bing;SUN Hai-yan   

  • Online:2014-06-15 Published:2021-01-20

摘要: 以硝酸铋为铋源、硫脲为硫源,分别以小分子有机物-巯基乙酸、柠檬酸及聚合物半导体-羧基化PPV(羧基化的聚对苯乙炔)为模板,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Bi2S3微晶,并对产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Near-IR)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S3微晶为斜方晶系的辉铋矿;在巯基乙酸的作用下,Bi2S3排列成直径约为2~3 μm的花状微晶;在柠檬酸的作用下,Bi2S3晶体呈絮状,结成直径约为2μm左右的绒球;在羧基化PPV的作用下,Bi2S3构成直径约为2μm的绒球.通过由UV-Vis-Near-IR光谱绘制的(αhv)2~hv曲线图计算得到,在不同有机物模板作用下得到的Bi2S3微晶的能带间隙均大于无模板作用得到的Bi2S3,且羧基化PPV的作用效果优于小分子有机物,使能带间隙提高为1.64 eV.

关键词: Bi2S3;巯基乙酸;柠檬酸;羧基化PPV;能带间隙

中图分类号: